探尋新三板醫療器械業投資機會:順勢而為 與資本共舞
投資要點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空間廣闊。2004-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收入的復合增速達25%,遠高于全球7%-8%的增速。2014年行業銷售規模突破2千億元,約占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的7%,但僅占到我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9.16%,顯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2%);人均醫療器械費用僅為6美元,相比發達國家100美元/人的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細分領域眾多,公司規模普遍較小,新三板平臺將助力優質醫械企業快速發展。按照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劃分,醫療器械行業有近40多個細分領域,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1.5萬家,但多數企業規模偏小,年產值過億元的僅有300余家,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經營規模和技術水平都有待提升。新三板平臺為中小企業特別是走自主研發創新道路的醫療器械公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將助力優質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行業整合+進口替代”趨勢,四大驅動因素推動行業高增長。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整合趨勢正在加速,技術創新+政策導向將進一步推動醫療器械的國產化進程,大趨勢打開了行業成長的廣闊空間,而人口老齡化(保健消費需求升級)、基層市場放量、民營機構發展以及技術創新升級將是直接拉動醫療器械行業加速發展的四輛馬車。
兩條主線篩選新三板優質醫械公司。在行業整合和進口替代的大趨勢下,醫療器械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在醫療器械的治療領域(不考慮康復理療和健康管理等領域),我們判斷行業未來的發展有兩大趨勢:1)大中型醫療設備(基本配置)的市場放量:包括醫學影像設備、監護設備、超聲設備等一般診療需要的基本配置。隨著國內產品的技術突破以及國產化的政策導向下,外企壟斷的格局已逐漸被打破,國內具有自主研發技術的大中型醫療設備廠商有望優先受益于基層、民營醫院、更新換代、技術升級等需求帶來的市場增量。2)以微創醫療為主的技術革新引領行業潮流:近年來,以微創技術為主的技術革新層出不窮,逐漸成為先進醫療手段中的主力軍,也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微創醫療領域的技術壁壘和渠道壁壘利于成就細分領域行業龍頭。按照兩條主線探尋新三板醫療器械行業投資機會,我們建議關注:進口替代領域的智立醫學、卡姆醫療、邁達科技、杰納瑞,微創醫療領域的大正醫療、愛科凱能和天松醫療。
風險提示:政策風險;技術創新風險;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
- 剛剛!國家開會: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2023-07-06